close
    今天課程領導的課堂中,邱校長和教授對談時,問教授是否有讓小孩補習,教授說有,並且也有讓孩子就讀私立學校,不過這樣的情形並不是他樂見的,畢竟這是大環境的影響,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可能會跟不上別人,或許這是正逢養育子女關鍵階段的典型家長心情,我一向將學生看做自己的弟妹與孩子,說實在話,在我代課過一年當過英文老師,現在也正走在教育專業的路上,我未來應該也會讓我自己的孩子讀補習班,現實狀況就是如此。然而,這樣的情形我們也知道不該是如此,教授也提到了,人微言輕,起不了什麼作用。
 
    這讓我想起上週六論文發表之震撼教育,雖然整場我只被一位提問者提問,而且總結起來也只有一個問題,但是震撼與刺激程度全場大概沒人可以和我相比吧!提問者是位校長,他覺得我的文章並不太有理論依據,感覺只是主觀感受,甚至只能說是「茶餘飯後」的閒談罷了!自己寫得文章,我自己知自己事,其他的評論我都能虛心接受,但是「茶餘飯後」未免過重,我是這樣回應的:
 
    「您好!感謝您對我的建議,說實在話,您所提的建議正是當初我寫文
      章最掙扎的地方,因為我的東西其實是依據學者的意見,自我歸納的
      評議和想法,雖然有其依據,但是主觀的成分的確高了點。至於所謂
      的『茶餘飯後』,我想可能是『人微言輕』吧!但我依然決定投稿,若
      是審稿委員還看得起我的文章,願意讓我發表,我仍舊希望再這樣一個
      場、平台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也希望大家給我建議和
      指教。」
 
    沒錯,我用了「人微言輕」稍稍的酸回去了,想要隱含的傳達,會否今天正因為我只是小小的研究生,我的一點成果就必須要用「茶餘飯後」來形容。但這番話卻不盡然是我的「防衛」之詞,絕大部分是我的心聲。的確,我可能有寫這篇文章有我不足的部份,但是我仍舊是依循正常的學術歷程、投稿程序,並且言有所據、謹慎發表,因此可能有過於主觀之嫌,但絕不至於落入街談巷議、茶餘飯後,難道今天真的只是因為我的身分,我的東西就沒有任何價值嗎?不盡然吧!至少我還是幾十篇論文中審查出來的。我知道研究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努力或者辛苦的研究生,我認為應該給予肯定,很多學校要求研究生要有論文投稿,但是許多有名的大型刊物,除了會審查文章內容,有不小部份是要看作者來頭的,也因此我們很難在那些刊物中看到純粹研究生撰寫的投稿文章,大多需要教授掛名加持,或許研究生的學術訓練的確比較不佳,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很努力且言之有物,有其價值,是不是應該給予一些肯定,又或者若是真覺得研究生水準不夠,是不是應該有某些刊物或者平台是專門提供給研究生發揮的。我知道有,但是這樣的平台很少。
 
    我時常想,今天如果同樣的文章內容,是由某位知名教授來發表,相信大家恭維都還來不及了,當然更不會有這種大不敬的話,敢質疑碩儒之言,是街談巷議、茶餘飯後。當然,名教授往往受過較多的學術訓練與洗禮,在這領域中看得自然是多了,甚至已經成了「一家之言」,說出來的話,公信力和說服力已經不言可喻,其成就與論調固然仍是需要經過檢驗,但是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恣意批評的。
 
    何謂「一家之言」呢?相信大家都能瞭解,其代表不只是獨到之見解,更是在某領域上佔有一席之地,甚至有一龐大的社群信奉並實踐其言論,使其言論在社會上擁有某種公信力。因此我們稱之為一「家」之言,家就是家族、家庭、國家,是一群人,能為一群人所信奉並代表其發聲,其言論自是不可小覷。也因此我推測所謂的一「家」之言的「家」,大概源自於春秋戰國之「九流十家」,其中的「家」便是所謂的一學術社群,不論是法家、儒家或是墨家,其言論在當時都佔有一席之地,更被尊稱為「顯學」,拿孔子來說,他的言論最著名的就是「論語」,影響中國幾千年,其觀念不僅為華人之立身處事之依據典範,更成為教材。孔子的言論之所以受重視,除了其地位外,就是其言論價值,兩者相輔相成,成就了孔子身為儒家代表的「一家之言」。誠如孔子這樣的一家之言亦說出:「不以人廢言。」,可見,越有學問涵養,越能分辨學問實無階級之分,若孔子在世,我想「不以人廢言」應該是對「人微言輕」的最大控訴吧!
 
    因此我斗膽在那樣的學術殿堂以這樣頗代酸味的防衛性言論說出我長久之心聲,其實是希望換到更多的認同,我的文章誠如我所言,既非無的放矢,更不是街談巷議、茶餘飯後,我的文章缺的只是「不以人廢言」的知音,感謝在聆聽我那翻話時,頻頻對我點頭的博班學姐,以及當場出言聲援我的學長,還有在事後鼓勵並且讚美我的所長,謝謝你們的「不以人廢言」,讓我覺得不會「人微言輕」。
 
    我記得當初在國語日報上看到,張湘君教授由自身小孩的案例,對於從幼稚園就開始學習英語的概念提出批判性的想法與建議,當時我非常佩服她,照理來說她以自身小孩為案例,而且可能是個反面的案例,恐怕不是太光彩的事情,但她本著學術的信實倫理,發表出她的想法,可能不討好,可能會妨礙許多既得利益者,更甚於,可能「人微言輕」(當然她是名教授,影響力自是不同),對於政策的影響性不大,但是至少真的影響到我,也是我在相關學術討論場所中很常對人說也很欽佩的例子。
 
    像我這般小小研究生都有人雖微、言卻不輕的勇氣,更何況是楊教授您呢?相信若是您真的願意以一位學者的身份,在相關場合勇於傳達自己的理念,以教授在社會上的專業認同和整體聲望,絕對不會「人微言輕」,也一定能遇到「不以人廢言」的知音,至少我也認同過教授某些上課的理念,這篇文章獻給真的對教育及對學術想要盡分心力的人,我們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Joy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